6月28日下午,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卫明在2024数据资产管理上海峰会上做主题演讲,探讨数据资产流通的法律合规。吴卫明表示:“从政策上来看,国家鼓励数据资源的价值实现,但是数据资源价值实现和流转是个新生事物,所以立法和社会的实践、政策存在一些衔接上的问题。”
吴卫明表示,随着数据资产流通价值的提升和方法的多样化,其对应的风险也有所提升,比如在早期阶段,数据仅仅作为整个社会的交易或管理的附属品,几乎不发生流通,整个法律风险很低。但是到了数据交易流通阶段,数据资源独立于原有的交易场景、管理场景,变成可流转和流通的资产,这种情况下涉及数据控制者的变化,法律责任会大幅度提升,“但当前我们很多法律上的规则没有制定得很清楚,比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上有个匿名化规定,但匿名化的标准很难操作,匿名化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之间没有衔接,如果按照法律的匿名化标准,到最��可能只有统计数据。”
他举例,以个人信息来说,如果只有个体颗粒度完全消失的数据才能被称为匿名化,这种匿名化显然会大幅度降低数据的价值。“是不是需要探索一种机制或更加明确的标准,让我们的匿名化标准与数据的合理复原成本之间形成匹配,如果一般的接受主体无法复原它,是不是可以按照匿名化的标准进行认定?但这实际上需要立法对此进行更为清晰的界定。”
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,根据财政部发布的《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》,数据资产2024年开始被正式纳入会计处理范畴,可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。对此,吴卫明表示,数据入表后涉及对数据资产的披露,包括对数据资产形成、来源、约束条件的披露,这些披露如果以上市公司的报表作为披露基础,可能会形成新的市场风险,比如会计报表记载的一些合规问题。
“我认为从现有的情况来讲,我们的立法和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,整个数据价格流通过程中,如何合理界定数据流通的法律边界,是推进数价值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。”吴卫明说。